日志详情

6课陶罐和铁罐

韦春梅2022/4/2分类:教学设计


柳江区   学校:      拉堡二小        姓名:    韦春梅     学科:   语文    年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6课陶罐和铁罐

主题及分析

单元解读

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单元以“富故事”为主题组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流》。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

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

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 写一写”。第一学段教材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三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一单元对如何观察开展了进一步的训练,学生对按一定顺序观察有了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宇,会写31个字,正确读写32个词语。

2能正、流利、学 有感情地期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3.能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4.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5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单元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已经初步适应中年级学习并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模式,对学习汉字有较浓的兴趣,基本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在课前自学生字词并过关;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引导和训练,孩子们已经慢慢适应了默读,并尝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意表达的思想感情还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三年级学生对于故事性文章的阅读兴趣较浓,学习本单元的几个寓言故事的同时还需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两篇课文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在单元末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单元统整分析

 ()课文内容

本单元围绕“寓言天地”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教学目标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掌握“耒”字旁。

2.借助注释读好文言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注意积累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5学会思考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6..懂得尊重不同的想法。

7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8结合生活展开想象,扩展图画内容,联系说话。

9.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10.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11.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12.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

13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14了解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但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的特点。

15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单元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时教学内容

6陶罐和铁罐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 “谦”等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3.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学情分析

孩子们在课前预习了课文,主要是认真阅读了几遍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关于字词及主要内容,孩子们有了些了解。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感知陶罐和铁罐的具体形象时还是有难度,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出示实物,激趣导入

学会生字、新词,理清文章大意

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引导学生说一说陶罐与铁罐各自的特点,顺势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1)师生共同交流识字方法,理解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认读生字。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初读文,巩固生字,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铁罐奚落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陶罐和铁罐的结局。

()引导学生学习第19自然段,了解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1.组织学生朗读第19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奚落”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读文思考问题:

(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来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4.课件出示对话,引导学生体会两个罐子的态度。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观察实物,说出它们的名字。

2.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3.齐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汇报学习成果:

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②领读、开火车读生字。

(3)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生字。

2.再次朗读课文,声音要洪亮。初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段落和写陶罐和铁罐结局的段落。

2.在小组内统一意见并自由地读一读。

()1.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2.读文理解“奚落”的意思(讥讽嘲笑),并用它说一句话。

3.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画出相关的句子。

4.自读自学这些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铁罐:傲慢、狂妄。陶罐:谦虚、忍让、不自卑。)

5.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

6陶罐和铁罐

铁罐:      傲慢   轻蔑   恼怒

陶罐:      谦虚   理智    友善

  















(可加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